2014年1月28日,来到内蒙古蒙草公司,要求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如今六年过去,蒙草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奇花异草”不可持续乡土植物绿遍草原
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为此,蒙草将目光投向了千百年来在草原上默默生长的本土草种。几年来,蒙草致力于驯化本土植物,让这些小草“挑起”生态修复的重担。
蒙草百草园
针对我国草种“用的多、产的少”,草坪和生态修复用的草种约90%依赖进口的困境,蒙草六年来建了13个研究院基地,采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实物6200余份、标本4万余份;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余种、育繁种植基地25多万亩;审定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19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4项;综合投入数十亿元用于乡土植物科研,理顺“新科研+新品种+新标准+新生产”的生态种业模式,在建世界最大的“草原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保障北疆生态修复“有种子可用、有植物适用”。
蒙草六年采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实物6200余份、标本4万余份
特别是蒙草研发的创新产品“生态包”,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按照区域、环境、植物特性及生态需求,选出几十个适地、适草、适树的草品种混合配成,可用于播绿草原、治理荒漠、修复矿山、改造荒废弃地,让“一方水土养一方草”,再配合标准化的技术服务于技术指导,直达生态修复的最后一公里。
蒙草种业中心种质资源库
如今,蒙草正在全力打造乡土草种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最终形成集“植物科研+技术输出+种业基地繁育+草种生产加工+生态修复”为一体的产业链。依托内蒙古建立起来的综合性种业研究基地涵盖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驯化、实践运用、物种保护、生态建设、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为中国乃至全球草原生物多样性保存、生态修复、生态产业、草牧业发展等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蒙草种业科技
创新平台、技术、手段,为修复生态注入科技动力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几年来,蒙草将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践倡导“草种业+大数据”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
生态修复要合地情,一个地方长什么不是由人决定,而是环境决定。为实现因地制宜地修复生态,蒙草研发建立了生态大数据系统为环境体检,输入任何一个项目的坐标点,便可精准显示“水、土、气、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态指标,可以“找病因”“开方子”,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决策、为林草平衡和防火监管提供服务、为矿山治理提供综合监管、为城市园林绿地实现降本增效的智慧管护。
蒙草生态包产品
就在1月14日,蒙草生态大数据团队的“数字草原”刚刚参与了国家林草局主办、以“生态林草•智慧应用”为主题的首届全国生态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决赛,赢得大赛优秀奖。该系统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经在内蒙古、陕西、青海、西藏等多地成功落地,指导各类生态修复工程3000万亩,为精准生态修复提供大数据的力量。
蒙草乌拉盖草原哈场五连沙地修复后前后对比
此外,蒙草生态参与完成的“我国半干旱区草地提质增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科研成果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底,蒙草集团四位专家获得中国草业发展大奖,其中,蒙草集团草原生态修复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专家任继周院士获终生成就奖,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蒙草研发技术总监云锦凤获特殊贡献奖,蒙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院长邢旗、蒙草呼伦贝尔耐寒植物研究院院长刘英俊获卓越贡献奖。
矿山修复为大地“疗伤”,让草原重回“天苍苍野茫茫”
我国大约有15万座矿山,占地面积高达数百万公顷。面对满目疮痍的采区,尘土飞扬的排土场,寸草不生的山体,蒙草集团依托20余年“乡土草种业及大数据”的精准生态修复实践,成立矿山与土壤专项公司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研究院,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山、矿坑、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在受损场地调查、规划设计,施工方案设计、矿区修复产品研发、矿山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乌海矿山生态修复前后对比
“绿色矿山不是绿化矿山,矿山修复是一个复杂的修复体系。”蒙草董事长王召明说,矿山修复涉及到水、土、气、人、草、畜等多样化的生态大数据,不是一项“只投资没回报”的公益事业,而是可以产生价值和利益、有前景的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将它做成产业更有利于长久的保护。
西藏公路国道318段边坡生态治理
据介绍,蒙草的矿山修复按照节约型生态、低成本维护原则,通过土壤修复、植被适配、创新工艺启发矿山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可持续、绿色矿山生态修复。几年来,蒙草已修复矿山30多座,足迹遍布内蒙古呼伦贝尔、内蒙古锡林郭勒、陕西秦岭、新疆卡拉麦里等地。从鄂尔多斯黑岱沟煤矿修复开始,20年间共修复矿山边坡面积3600余万平方米。
满洲里机场路花海
用生命共同体思维规划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造福人民生活
这六年,蒙草从传统的园林绿化转向科技型生态治理修复,用生命共同体思维解决“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规划治理。从阿拉善的荒漠治理、乌拉盖的草原修复、扎赉诺尔的矿山复绿、呼伦湖及岱海的环境治理、呼包两市的大青山前坡综合生态系与海绵城市的构筑,到北京世园会生命共同体展园实践,藏草、青草、秦草在西藏、青海、陕西扎根,六年来,蒙草因地制宜的生态实践实现了高速增长。
2019北京世园会蒙草生命共同体展园城市景观绿地
与此同时,蒙草并未将生态修复做成“养在深闺”的“高冷”产业,而是努力让乡土草种业离普通人的生活更近。例如能建球场、能建停车场、也能走路的蒙草“快乐小草”,在全球选育600多份足球草坪种质资源,在全国范围培育1000多块足球草坪样方,驯化培育出10余种节水、耐踩踏的乡土足球草坪品种,从草种研发、施工工艺、标准体系、智能养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草坪建植服务,未来还将将尝试探索智能球场的设计运营,为建造高品质球场、宣传足球文化、深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提供支持。
快乐小草北京草坪繁育基地
生态不好的地方,往往也是穷地方。蒙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公司的每个研发基地、生态项目都首先考虑让当地老百姓参与。几年来,蒙草累计与上万个家庭、数千家企业合作,覆盖内蒙古、西藏、陕西、青海等10余个省区,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160人,盘活利用荒地25万亩,高峰期年用工430万/人天次,直接受益农牧民达2万余户,公司荣获“全国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获得脱贫攻坚奉献奖。
蒙草产业扶贫
六年来绿色蝶变,蒙草以生态为使命、绿色为追求,用生命共同体理念、种质资源+大数据技术,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交上了一张漂亮的“生态答卷”。
阿拉善荒漠生态修复
巴彦淖尔盐碱地生态修复
科尔沁沙地生态修复
“智能植物工厂”孕育绿色希望
蒙草的“生态答卷”
(供图:蒙草集团)